二战远程轰炸机护卫机叫什么?(二战时期,远程轰炸机是哪个国家最初生产的?)

8562℃ LYNDA

二战远程轰炸机护卫机叫什么?(二战时期,远程轰炸机是哪个国家最初生产的?)

二战时期,远程轰炸机是哪个国家最初生产的?

德国

B52远程战略轰炸机有什么外号?

波音B-52亚音速远程战略轰炸机(英语:Boeing B-52 long-range subsonic jet-powered strategic bomber)绰号:Stratofortress,“同温层堡垒”

  波音B-52亚音速远程战略轰炸机是美国波音飞机公司研制的八发动机远程战略轰炸机,用于替换B-36轰炸机执行战略轰炸任务。1948年提出设计方案,1952年第一架原型机首飞,1955年批生产型开始交付使用,先后发展了B-52A、B、C、D、E、F、G、H等8种型别,1962年停止生产,总共生产了744架飞机。

  B-52现役76架,仍然是美国空军战略轰炸主力,美国空军现在预算让B-52一路服役至2050年。这使得服役时间高达90年。美军愿意让B-52继续服役的其中一个原因是B-52是美国战略轰炸机当中可以发射巡航导弹的唯一机种。

二战轰炸机

第一,干脆一点,说几种典型机型

1、B17空中堡垒,算是重型轰炸机,早期型号可以装8枚272千克炸弹(500磅)。如果要换成1000磅的炸弹的话,受制于弹仓容量,只能装2枚。后期改进型扩大了弹仓,可以装10枚500磅的炸弹

2、B29超级空中堡垒,绝对的重型轰炸机,由于机舱设计合理,可以携带20枚272千克的炸弹

3、兰开斯特轰炸机,英国投产最多的重型轰炸机,被人戏称为就是在炸弹舱上加上了发动机,可以携带14枚272千克的炸弹

4、B25米切尔轰炸机,美国的中型轰炸机,机舱比较小,只能携带4枚272千克的炸弹

另外,还要纠正楼下的一个误区。最大载弹量一个理论值,估算时不考虑防护、人员所占重量。实际上老美B29所谓的轰炸东京时的9吨载弹量是做出重大牺牲后的结果,当时拆除了防护钢板、部分防护机枪,甚至把涡轮增压器都拆了,而且部分炸弹还是外挂的

实际上,在正常情况下根本达不到那个极限值

第二,再来说轰炸威力问题

主要要看炸弹落在什么位置,以及建筑的结构是什么

如果建筑物是类似于大型厂房之类的结构,其受力部位主要就是四边,一旦炸弹在墙旁边爆炸,就会破坏整体受力结构,自然马上坍塌

但如果建筑物是内部分割比较严密,有多柱支撑、且属于钢混结构的话,炸弹的破坏力就没有那么大,除非是炸弹正好洞穿建筑物,在建筑物中心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同时作用于内部受力结构上

否则炸弹如果在建筑物外围爆炸的话,不会把整栋建筑摧毁

第三,子弹把汽车打爆

有几个原因

其一是航空机枪一般都是12.7或13毫米的,有的飞机索性用上了20/30毫米机关炮,口径比普通机枪大得多(你这么想,弹头截面积就是普通子弹的近4倍,体积则是普通弹药的8倍左右,动能更大)

其二航空机枪的子弹初速度更大,再加上飞机的俯冲速度,两者的叠加,导致V更大。能量=1/2×MV平方。这样动能就是成倍数放大的

其三和子弹有关,当时航空机枪的子弹弹头一般添加铝热剂或爆炸弹头,威力本来就比普通子弹大

三者共同叠加,自然威力惊人,把汽车打爆是很正常的

二战时候 美国投弹以后 飞到中国的那飞机叫什么名字

B25米切尔轰炸机。

 日本航母编队偷袭珍珠港,对美国是个沉重打击,使美国上下受到极大震动。对于美国海军来说,这是一个奇耻大辱。美国海军决意要进行报复。为此,美国太平洋舰队决定对日本发动一次空袭,目标是日本首都东京。

  日本远离美国,当时的美国远程轰炸机无法抵达日本本土,只能依靠航空母舰。当时美国航母上的舰载机作战半径小, 航空母舰必须驶近日本本土才能进行空袭。而航母驶近日本本土,又会遇到日军陆基轰炸机的威胁, 这样,美国航母会成为日军轰炸机的攻击目标。美国海军经过精心策划,决定让美国“大黄蜂”号航母载着美国空军的轰炸机B-25去袭击东京。

  为了完成空袭东京的任务,B-25轰炸机进行了改装。1942年2月3日,改装后的两架B-25B在大黄蜂号上起飞成功,证明了这一计划的可行性。此后二十四个机组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跑道上标出的模拟飞行甲板上演练短距起飞滑跑。训练的过程中发现:在适当的逆风情况下,B-25在450英尺就可以离地。

  1942年4月13日,“大黄蜂”号航母编队与担任支援任务的美国第16特混舰队在太平洋预定海域会合。两支航母编队会合后,一齐向日本东京方向驶去。这次空袭行动的总指挥是哈尔西将军。4月18日清晨,“大黄蜂”号航母距离日本海岸800海里。在海上作业的一艘日本渔船发现了在海上航行的美国特混舰队,立即用渔船上的无线电向日本大本营作了报告。

  “大黄蜂”号上的报务员截获了日本渔船的无线电报,立即进行报告。美国特混舰队总指挥哈尔西将军心头一震, 美国特混舰队的行踪已经暴露,不能按原计划进行了!于是, 哈尔西将军命令“大黄蜂”号上的B-25轰炸机提前起飞。

  8时15分,“大黄蜂”号航母拉响了战斗警报。舰长米切尔将军发出了轰炸机出击命令。一架架B-25轰炸机从甲板上起飞。

  9时20分,16架B-25轰炸机全部升空,它们在杜立克中校率领下,向日本东京方向飞去。B-25轰炸机飞走后,“大黄蜂”号航母编队迅速驶离危险海域,返回航母基地。16架B-25轰炸机飞达日本海时,超低空飞行,躲避了日军的雷达网和高炮群。中午时刻,16架B-25轰炸机出现在日本东京上空,在日军还未反应过来时, 美国的B-25轰炸机就投下几十枚炸弹,轰炸了东京等城市,而后飞机飞往中国。16架飞机由于跳伞和迫降全部损失,但绝大部分飞行员在中国获救。尽管轰炸造成的实际损失微不足道,但这次行动对美日双方以及战争进程产生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即使B-25只制造出这16架,完成东京之行就足以使其名垂青史。

  这个真实的故事被改编为电影《东京上空三十秒》。